义桥煤矿加强新工艺管理,在3309工作面安装工作中,面临运输安装距离长、运输环节多、施工任务重等困难,通过采取多种措施优化施工环节管理,助推安装全过程保安全、保质量和提效率。
创新使用安装施工工艺。创造安装条件,组装硐室预留人员站位及行走空间,为支架组装提供充足空间。实施“亮灯工程”,集中布置安设16台照明灯具,保障现场施工操作光线充足。采用“电动单轨吊+气动单轨吊”代替“绞车+手拉葫芦”施工工艺,气动单轨吊实现液压支架设备配件的起吊、调节、行走,由原本需要6人作业的支架组装工作3人便可完成;液压支架组装完成后再由电动单轨吊运输至切眼,施工环节取消绞车,降低了职工劳动强度。
强化单轨吊运行安装管理。总结单轨吊运行特点及存在问题,制定落实单轨吊“十严禁、十必须”特别管理规定。结合现场实际,制定单轨吊运行管理“五固定一限速”(固定操作人员、固定运行路线、固定检修时间、固定检修地点、固定运输重量、限定运行速度)安全管理办法。提前配齐、配全单轨吊设备配件,做到提前检查、提前防护、提前保养维修,坚决避免带病作业,确保单轨吊机车的安全运行和安装安全。
强化安装环节动态管控。全面评估机车运行能力、单轨吊司机操作水平,根据现场环境状况计算安全运行“最优解”,采取分区域、定地点、定人员、定载荷的方式,有效避免人员对环境不熟悉、机车运行超负荷的现象,实现司机与机车高度配合、机车与现场高度贴合、司机对环境高度熟悉。安装视频监控设备,通过智能化矿山平台实时视频远程监控现场支架安装操作,监督职工操作行为,及时发现、解决存在的问题,督促整改落实,发挥“千里眼”的强大震慑效果。
文 | 杨飞 图丨柴新斌 马良(义桥煤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