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港航梁山港,坐落于梁山北的梁济运河右岸,依托连接我国东西部的重载煤运铁路通道瓦日铁路与京杭大运河交汇于梁山境内的特殊位置而建,占据了西煤东运咽喉要地,吸纳晋陕蒙优质煤炭资源,沿运河下联华东、华中,进得来、出得去,不仅是山东煤炭保障供应的主力军,也能沿运河入长江,辐射江浙沪,成为连接西部煤源产地和长江三角经济区的重要港口物流枢纽。可谁又能知道,梁山港人在拆闸通航的奋斗历程中克服了多少艰难险阻?
想干事,把不可能变成可能
2020年10月9日,从北京传来好消息,水利部批复同意南水北调东线一期邓楼节制闸工程改建,至此,邓楼节制闸改建工程审批文件全部取得。这标志着山东京杭铁水联运物流项目实现公铁水联运指日可待,对促进济宁能源港航物流产业壮大,助推全市现代物流业发展意义重大。10月12,济宁能源印发《关于对邓楼节制闸改建工程手续办理专班人员进行表扬的通报》,对在手续办理过程中勇于攻坚克难的专班人员进行通报表扬。
济宁能源为何要在全集团通报表扬拆闸专班人员呢?因为拆闸的故事更打动人心。
邓楼节制闸是南水北调国家工程的配套工程,其改建工程影响范围广,程序环节多,审批难度大,水利行业业内人员认为改建工程获批可能性几乎为零。也就是说,同意改建邓楼节制闸的可能性不大。
但是,自济宁能源决定改建邓楼节制闸以来,市领导、集团领导带头跑北京、到济南,没有条件创造条件,遍访行业专家及主管部门,汇报项目改建前景,协调论证项目可行性,争取政策支持,先后攻克水质影响专题论证、改建工程建设技术可行性论证、水利环保复核等审批关口,顺利取得批复,把不可能变成可能。
集团在印发的《通报》里这样评价:在手续办理工作中,专班人员不辞辛苦,多方协调,接续攻坚,想尽千方百计,说尽千言万语,感动了专家和相关领导。特别是林鹏同志,咬定目标不放松,始终坚守手续办理第一线,盯靠国家水利部、省水利厅、省环保厅等部门行业主管部门,多方收集资料,多环节论证复核,为邓楼节制闸改建工程获批作出了积极贡献。为表彰先进,推动工作,在济宁能源发展集团营造锐意进取、攻坚克难的浓厚氛围,特对手续办理专班人员提出通报表扬。
能干事,把不可行变成可行
邓楼节制闸是南水北调国家工程的配套工程,其改建工程影响范围广,程序环节多,审批难度大,水利行业业内人员认为改建工程获批可能性几乎为零。但集团领导带头跑北京、到济南,没有条件创造条件,遍访行业专家及主管部门,汇报项目改建前景,协调论证项目可行性,争取政策支持,先后攻克水质影响专题论证、改建工程建设技术可行性论证、水利环保复核等审批关口,顺利取得批复,把不可行变为了可行,为实现通航奠定了坚实基础。
期间,林鹏前后13次盯靠在北京、16次盯靠在济南完善技术资料。疫情期间,北京不能住,他们就到天津和廊坊住,不能到饭店吃饭就吃方便面,克服困难,积极协调水利部水利水电设计总院召开专家审查会,完善审查意见,并反馈至水利部南水北调司。
在通航节制闸、宋铺节制闸、沿岸20个涵闸和五座桥梁及前后码头桥连接道路建设过程中,组织百日攻坚活动和决战四季度活动,通航节制闸和宋铺节制闸仅用8个月时间,完成了施工工作,并且通过了交工验收,为批复拆除邓楼节制闸创造了条件。
前后码头桥间连接道路长度为3600米,横跨梁山县渔业局养鱼池,与东平湖围坝和小安山隔堤,回填土厚度达11米,施工难度大,港航项目部管理人员与工人同吃同住,就我们对工作敬业精神、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意志,施工工人受到了感动,风雨无阻,保质量抢进度,克服了由于大气防治二级响应带来的影响,从清理地面附着物到完成全部工程内容具备通车条件共历时90天,于2019年11月通过初步验收。市公路监理公司认为这是在济宁公路建设上的最快速度,是质的突破。
通航节制闸和宋铺节制闸建设过程中,根据集团要求,要“超常规、破常规”施工,特别是在邓楼节制闸建设过程中,15米深基坑、采用Ф400预制管桩、24米深井降水,多工种平行交叉作业,度过一个汛期,实现了4个月完成主体工程,八个月完成原设计三年完成全部工程内容的佳绩,获得了政府和社会的一致好评。
干成事,把物流园变成大枢纽
2021年7月,山东省发展改革委印发《山东省“十四五”现代物流发展规划》。《规划》分为发展基础和环境、总体要求、发展布局、发展重点、支撑体系和政策保障六大部分,提出以“降本、增效、提质”为总目标,着力构建物流运行、产业、支撑三大体系。而梁山港凭借京杭大运河的内河航运优势,调运煤炭、钢材、水泥、铁矿石、农用物资等大宗货物,远可通江达海对接“一带一路”,近可助推山东地方经济发展。
不同于其他运输方式,铁路运输与水运都有运能大、耗能小的优势与特点,梁山港实现了铁运与水运的强强联手,大大缓解了北煤南运的巨大压力,在节约资源与成本的同时,更提高了运输效率。以往每吨240元的运输成本,在经过瓦日铁路到梁山港转京杭大运河运至南方,运输成本可缩减至每吨180元。铁路与水运的协调联动,充分发挥了双方优势,进一步节约成本,提升效率,让北煤南运更加方便快捷。
今年5月24日,济宁能源自主制造的济港货0001、济港货0002两艘LNG动力船满载铁矿石到达梁山港,并通过卸船系统成功接卸,标志着梁山港码头作业方式由装载作业转变成可接卸、可装载的作业方式。该批铁矿石由江阴港发出,货物到达梁山港后再经汽运短倒至终端用户厂区。为增加梁山港经营种类,提高区域竞争力,实现港区多元式发展,梁山港物贸分公司积极与上游客户沟通,详细介绍货物经梁山港短倒的经济优势、效率优势,全面提升服务质量,力争让客户满意、让客户安心,进而实现双方的互惠互赢。
10月21日,济宁港-武汉港集装箱班轮航线正式开通试运营,10月23日,梁山港开启了钢材业务运营的新模式,至此,梁山港实现了业务拓展的新突破,形成了“三进三出”的生产格局。 “三进”是指通过铁路专用线火车来煤,汽车来钢卷、杂货等,以及汽车来集装箱业务,再通过梁山港独特的公、铁、水多式联运,进而实现火车发运、汽车发运,以及船舶发运,实现了“三出”。
对比通航前的“一进二出”,实现“三进三出”生产格局的梁山港可谓是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变化很大,不仅仅体现在业务的丰富程度上,还体现在发运量的对比上,2021年1月至2021年3月,梁山港完成了接卸煤炭165.03万吨,发运煤炭160.56 万吨,完成了最高煤炭单日接卸量4.5万吨,发运量4.7万吨。反观现在的梁山港,4月至10月不仅完成了接卸煤炭407.9万吨,发运煤炭417.44万吨,还累计完成接卸发运集装箱20箱,钢卷2378.51吨,完成了最高煤炭单日接卸量4.8万吨,发运量5.1万吨的“战绩”。昔日的“物流园”已华丽转身为“大枢纽”,不久的将来,伴随着钢铁物流加工基地、集装箱生产加工基地的不断兴起,梁山港“前港后厂”大产业聚集效应亦将日益凸显。
干事创业难不难?确实不容易。但千难万难,畏难才真难。一味地害怕困难、回避矛盾,各项工作就将停滞不前。正是“横下一条心,憋足一股劲,有苦不怕苦,知难不畏难”,梁山港人才一次次化难为易、化危为机,助推港航物流产业不断迈上新台阶。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担当起该担当的责任”,敢字当头、干字在前,敢于负责、敢为人先,梁山港人就能穿越激流险滩、抵达胜利彼岸!我想,这种“精气神”就是梁山港人攻坚克难屡战屡胜的成功密码和底气所在。
■梁山港 王传钧/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