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梁山港锚定年度目标任务迎难而上,在坚守“安全、环保、廉政、稳定”底线和红线的同时,不断创新管理,强化贸易引领,深耕市场,稳步提升贸易增量,今年前三季度,梁山港累计完成集疏港量1400万吨,集装箱量2822标箱,营收突破57亿元,全力以赴助力济宁建设北方内河航运中心。
从山东省政府举行的“全面小康 奋进山东”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获悉,济宁将围绕“把济宁打造成山东对内陆和国际开放桥头堡”目标,对运河全线200多公里港口进行统一规划整合,大力发展公铁水多式联运,全力打造中国北方内河航运中心和港航物流新高地。2020年以来,济宁市持续放大京杭大运河“黄金水道”优势,依托济宁能源发展集团组建济宁港航发展集团,全力打造全国一流内河航运体系,努力建设中国北方内河航运中心。
在港产城协同发展方面,济宁正大力发展“铁水联运+港口+产业+园区”运营模式。规划建设主城港区、梁山港区、微山港区等十大港产融合区,依托港口功能,布局高端装备制造、食品加工、商品贸易及信息服务等产业,打造运河物流特色核心区,构筑运河物流产业带。目前,济宁围绕港口建设了江北粮食物流园、钢铁物流加工基地等产业园区。
梁山港作为山东省应急储备煤基地,为保证地方能源需求,千方百计提升贸易增量,在瓦日线上游加大调研和请车力度,保证每日3万吨来煤量。为确保下游煤炭需求,在做好疫情防控前提下,通过船舶及铁路,每日发运煤炭2-5万吨,最大限度保障民生需求的同时,也大大缓解了下游客户的燃煤之急。
今年3月,2000吨级满载船舶在梁山港集装箱码头顺利首航直发“长三角”,标志着京杭运河具备2000吨级船舶满载航行条件的航道向北延长近57公里。“水运运能大,运费仅有铁路的三分之一、公路的七分之一,而且水运相比公路、铁路运输更为环保,污染少、耗能低。”梁山港党委书记、董事长陈哲表示,晋陕蒙的优质煤炭资源,从梁山港沿运河下联华东、华中,在缓解北煤南运压力、提高了运输效率的同时,每年为客户节省运费8到10亿元。“以到镇江为例,在梁山港开通之前,运煤需要多走400公里的铁路,再通过海轮抵达海港,大船倒小船之后,再走京杭运河。梁山港开通之后,通过运河直接南下,不仅节约了物流成本,还实现了‘公转铁、铁转水’的绿色运输。”陈哲介绍,高峰时期,梁山港单月煤炭到发量突破90万吨,汽车运输一天到达近500多辆,火车每天到达3列-10列,“汽运”“铁运”“水运”多式联运齐发力。
梁山港积极推进数字化融合,依靠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智能手机移动端开发等技术,与传统港口行业安全生产管理深度融合,将整个园区运营、安全生产、人员设备等方方面面全部实现数字化、智慧化、自动化、标准化,全面提升港口安全生产管理和技术管理水平。今年6月,江北内河港口首个智慧园区平台在梁山港建成,各大主流新闻媒体纷纷在显著位置给予宣传报道。
今年上半年,济宁市规模以上服务业持续向好,特别是全市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长41.3%,拉动规模以上服务业增长18.8个百分点,贡献出60%以上的增长率。这组亮眼数字的背后,离不开济宁港航物流产业的支撑,梁山港作为江北内河第一港,起到重要作用,业已成了京杭运河上“西煤东输、北煤南运、南货北调、集装箱运输”的大型航运物资集散地。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梁山港都将以实际行动助力济宁建设北方内河航运中心。
文/图丨王传钧(梁山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