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金桥煤矿牢固树立发展依靠科技、科技服务发展的理念,切实把科技创新摆在矿井持续发展的突出位置,重点抓、持续抓,不断创新丰富党建工作载体,多维度打造“党建+N创新工作室”融合发展模式,将科技创新贯穿于始终,为矿井高质量发展聚势赋能。
“党建+平台建设” 把牢科技创新“方向盘”
该矿坚持把科技创新作为高质量发展的原动力,作为做大做强的有力抓手。把科技创新摆在强化对外合作、聚力提质增效的核心位置,通过党建赋能+N创新工作室,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使党建融入中心工作。依托“武国庆创新工作室”“首席技师工作站”“青年创新创效工作室”“劳模工作室”等平台,围绕矿目标任务、重点工作,重点工程,开展团队揭榜攻关课题研究,推进企业降本增效、提质提效,总结推广工作室的成功经验,带动广大职工学习、掌握现代科学知识和高新技术,培养职工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创优能力,引导职工在各自的岗位上创造性地工作,实现个人与企业的共同发展。
“党建+人才建设”激发科技创新“主引擎
创新工作室现有专业技术人员12人,其中本科及以上学历12人,高级技师2人,助理工程师9人,一批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人才队伍为推动全局创新创效提供了坚强保障。该矿坚持党管干部、党管人才原则,不断完善创新用才、育才、留才机制。同时结合实际,采取多种措施着力加强人才培养。坚持开展集中技术培训,促进技术人员加强学习;拓宽人才培养途径,以“传、帮、带”的方式,对年轻的优秀人才重点培养,鼓励人才脱颖而出;为解决科研项目过程中的一些疑难问题,邀请相关技术专家来矿指导工作,带动了一大批技术人员专业技术水平的提高。
“党建+制度体系” 下好科技创新“先手棋”
在实际工作中,根据科技创新工作推进情况,创新工作室逐步完善科技创新制度体系,研究制定了科技创新管理规定、科技创新小改小革工作实施意见、科技创新小改小革“ 先进单位”评选办法、专利论文成果鉴定等管理与奖励、科研项目立项实施意见等制度,协同构建了科技创新“1+N”管理制度体系。同时,该矿研究制定了科技创新专项激励制度,各单位通过科创项目上报,根据项目实际和预期成效,给予资金奖励,经统计,2022年前三季度对全矿各单位上报的60项科技创新项目和184项“小改小革”项目共奖励15.1万元,全方位引导和鼓励各单位不断提升科技创新的投入意识和投入强度。
“党建+项目攻坚” 打造科技成果转化“主阵地”
该矿紧紧围绕“党建+科技创新”的思路开展一系列科研活动,“智能化管控平台”顺利通过了市能源局的智能化矿井验收,2022年度组建攻关队伍,全力开发5G矿山、TDS智能选矸系统、单轨吊无人驾驶等重点项目。项目实施过程中,该创新工作室按照“组织引导、小组攻关、党员挂帅”方式,营造了党委“挂牌出题”、党支部“揭榜破题”、党员“亮牌解题”的科技攻关良好氛围。
下一步,创新工作室将继续发挥“科技领军人才、科研项目、科研团队、科研平台”四位一体的作用,提高科技创新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重点围绕科技项目的痛点、难点开展攻关,突出加强“三合一”,即科技成果的转化、深化和评奖,推动科技创新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让科技成果真正转化为推动企业发展的现实生产力。
文丨宗鹏成 图丨孙欢欢(金桥煤矿)
受理本司相关的咨询、意见、建议、投诉等事宜,请填写真实个人信息,以便于沟通联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