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济宁能源集团金桥煤矿的智能化调度中心,巨大的屏幕上,井下设备运行数据清晰跳动,采煤、运输、提升各环节高效协同。在这幅现代化矿山图景的背后,是一位85后青年技术带头人不懈奋斗的身影。他就是金桥煤矿机电副总、技能大师武国庆。从一名普通维修电工到技术“尖兵”,再到推动智慧化矿山建设技术革新的领军人,武国庆用行动诠释着新时代煤矿工人的责任与担当,在百米煤海深处奏响了技能报国的时代强音。
从“技术小白”到“矿山鲁班”
2007年,怀揣着山东科技大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毕业证,武国庆踏入了煤矿企业。面对井下的庞杂设备,他深知书本知识与现场实践的鸿沟。“要掌握真本领,光靠学历不够,得下苦功夫!”这是武国庆常挂在嘴边的话。
他随身携带的笔记本,密密麻麻记录着每次维修遇到的难题。下班后同事们匆匆离去,他却常常留在现场,对着电器设备反复琢磨,研究PLC编程原理。为了更深入地掌握技术,他甚至自掏腰包购买数据线和编程用具,在家挑灯夜战。“作为一名技术人员,只有吃透设备原理,维护保养才能得心应手,不然就是‘两眼一抹黑’。”凭着这股“痴迷”劲儿和无数个日夜的钻研,武国庆的理论与实践技能飞速提升。功夫不负有心人,他接连在济宁矿业集团技能大赛、济宁市第四届技能大赛维修电工决赛中拔得头筹。随后几年,他在省市级各类技能大赛中屡获佳绩,三次荣获济宁市“五一劳动奖章”,并相继获得“济宁市首席技师”“山东省首席技师”“济宁工匠”等荣誉称号,完成了从“技术小白”到享誉行业的“矿山鲁班”的华丽蜕变。
以创新点燃矿山“智慧引擎”
在武国庆看来,老一辈英雄张富清深藏功名、坚守初心的精神,正是技术工作者应有的底色。他立足岗位,将“匠心”融入创新,以科技创新驱动矿山迈向“高效、绿色、安全、智能”。
2019年,“武国庆首席技师工作室”正式挂牌。以此为平台,他带领团队向一个个技术难题发起冲锋。TDS智能矸选系统建设是金桥煤矿智能化升级的关键一步。从设备选型、方案设计到人员组织,武国庆全程亲力亲为,不敢有丝毫懈怠。“这个项目投产后,预计每年可排矸5.3万吨,释放同等优质煤量,还能显著降低煤耗,意义重大!”历时四个月奋战,项目圆满成功,每年为矿创效7500余万元。
创新的火花从未熄灭。武国庆主导或参与的《矿井提升机无人值守系统》《矿井主抽风机无人值守系统》分别达到国内领先和先进水平;他设计的“一种煤矿用离心式抽风机装置”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他开发的30余项小改小革项目在生产一线大显身手:“新型斜巷托绳轮装置”解决了大型物料运输难题;“压风机保护试验方法”提升了压风安全;“绞车风机温度自动化控制装置”有效节能降噪。这些创新成果,如同一个个精准的齿轮,驱动着金桥煤矿的智能化引擎高效运转。
让工匠精神薪火相传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武国庆深知,个人的力量有限,唯有薪火相传,才能为矿山智能化建设培育源源不断的生力军。
自技师工作室成立以来,他始终将人才培养视为重中之重。依托“师带徒”、现场实操、技能比武等多种形式,他毫无保留地将自己的知识和经验传授给年轻员工。“‘手把手’教学,技能提升快。现场教学能传授书本上没有的小窍门、小经验,他们更容易接受,效果更好。”武国庆每年坚持授课30余堂,系统讲授PLC原理、电机控制等专业知识。多年来,他累计带徒20余人,均培养成为独当一面的业务骨干。
在他的引领和感召下,“比、学、赶、超”的学习氛围在金桥煤矿蔚然成风。这支由他带领的智能化建设团队,也迸发出强大的战斗力。2023年,他们打造的“5G智能化矿山”项目荣获第六届“绽放杯”5G应用征集大赛山东赛区二等奖,他带领的智能化建设班组更被评为“建功十四五、奋进新征程”全国煤炭行业智能化建设先进班组。他负责的工作室也荣获“济宁市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称号,班组被授予“山东省工人先锋号”。
“对于一个人来说,如果没有理想,便会碌碌无为;没有追求,就不会激发潜能和散发出光和热;没有信念,就会缺少人生道路上的航标。”作为共产党员和劳动模范,武国庆始终铭记入党初心,将个人理想融入企业发展大局。他常对团队说:“我们要来一个总动员,每一个岗位都要发挥作用,关注到每一个细节。要把企业建设当成事业,当成荣誉和使命去做,擦亮金桥煤矿新名片!”
一串串闪亮的荣誉,记录着武国庆不懈奋斗的征程。面对成绩,他始终保持清醒:“荣誉只属于过去。”他始终怀揣着一颗感恩的心,继续发扬着党员的光和热,以实干笃行诠释着新时代的工匠精神和长征精神,在建设“创千亿集团,树百年能源”的宏伟征程中,在引领矿山智能化升级的时代浪潮里,奋力书写着属于技能大师的崭新篇章。
文丨孟聪 图丨济宁市老摄影家协会
受理本司相关的咨询、意见、建议、投诉等事宜,请填写真实个人信息,以便于沟通联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