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能源发展集团有限公司

站内搜索

企业动态

企业动态

融汇四海 能济天下

丈量煤矿脉动二十三载的“地质守井人”

2025-08-26 责任编辑:管理员

2002年盛夏踏入义桥煤矿的那一刻起,刘尊欣与矿井建设、地质测量、资源管理、矿井防治水、井上下勘探等工作就结下了不解之缘。他在矿井前沿深耕二十余载,始终把“预测预报、有疑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奉为不渝信条,依托准确的测量数据,可靠的地质保障、严谨的预测预报,为矿井安全铺就通途;凭借科学的防治水措施,为安全生产构筑了坚不可摧的屏障。如今,他既是矿井安全发展的“擎旗者”,更是地质保障领域当之无愧的“技能大师”。

13.jpg

玉米地里的第一束光

2002年盛夏,义桥煤矿筹建。为尽快确定主副井口位置,急需可靠地质资料。7月初,刘尊欣顶着酷暑在玉米地里组织物探测量队开展地面物探资料采集。为确保每一个炮点质量合格、数据有效,他始终盯在现场,直至现场数据采集结束。施工井筒检查钻期间,为确保取芯满足要求并及时掌握钻孔附近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他大部分时间靠在现场,研究岩芯岩性、构造情况及清水钻进水量漏失情况。最终,他掌握的可靠地质资料为主副井口位置确定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实现了21个月保质保量顺利完成建井任务,创造了建井周期最短矿井,并实现了当年投产、当年达产的奋斗目标。

断层深处的逆行

义桥煤矿矿井构造复杂,大断层较多,且受岩浆岩侵蚀影响。刘尊欣积极开展井上下物探、钻探,经常深入现场搜集掌握第一手资料,并与物探、钻探单位沟通,分析掌握煤层赋存与冲刷、断层落差与延展、岩浆岩侵蚀、褶曲变化等构造情况,为矿井设计提供了可靠地质资料,实现了矿井煤炭资源能收尽收,矿井效益最大化。在抓好井下测量的同时,他主动带领测量人员开展地面岩移观测,为地面塌陷地丈量和生态修复提供了数据保障。

与水患赛跑的“疏放战”

义桥矿井水文地质条件中等偏复杂。刘尊欣积极开展井上下物探、钻探,查明采场及周边水文地质条件,合理留设各类防隔水煤岩柱,为义桥煤矿解放大量煤炭资源。在井下,他主动开展物探、钻探,克服诸多困难,放出断层对盘石河子组软岩地层砂岩水水量约40万方,顺利完成疏放工作,实现了2304工作面安全生产。他通过科学规划和精准实施,成功避免了水害事故的发生,确保了矿工生命安全,并为矿井高效、稳定生产提供了保障。工作期间,他荣获20多项科技奖项,并在专业期刊上发表20余篇高质量学术论文。他积极传授经验,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地质测量及防治水人才,为矿井可持续发展注入新活力。

23年过去了,刘尊欣从“小刘”变成了“刘大师”。同事笑谈,他走过的巷道加起来超过3万公里,相当于绕地球四分之三圈。他却笑着说:“我哪有那么伟大?只是把煤矿‘搬进’电脑,再一块一块研究明白而已。”

夜色降临,办公室的灯亮起,他从抽屉里拿出一张发黄的图纸——2002年玉米地里手绘的第一张井位草图。他把图纸铺在电脑屏幕旁,新旧两幅图重叠在一起,仿佛把二十三年的光阴对折,一端是滚烫的青春,一端是静默的坚守。手里的地质尺尺身磨得发亮,刻度被岁月啃噬得深浅不一,却仍能精准到毫米。他把地质尺轻轻放回窗台,让月光在刻度上流淌。尺影拉长,像一条通往地心的路,而路的尽头,灯火通明,机器轰鸣,乌金滚滚——那是他留给下一个“四分之三圈”的答案。

文丨田晓伟  图丨汤楠楠(义桥煤矿)

咨询留言

受理本司相关的咨询、意见、建议、投诉等事宜,请填写真实个人信息,以便于沟通联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