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惯性违章司空见惯,是煤矿企业存在的较为普遍性的行为,是煤矿安全生产的顽固性大敌,是职工人身安全的顽固性大敌。要想建设本质安全型矿井,人人必须理直气壮地向习惯性违章说“拜拜”。
摒弃习惯性违章管理人员必须发挥带头作用。管理人员的行为是职工行为的“风向标”。俗话说,草随风动,兵随将走。各级管理人员在现场的行为习惯直接影响着职工的行为习惯,管理干部能严格要求自己,严格执行标准,遵章守纪,按章指挥,职工就能自觉地遵章守纪、按章作业。
摒弃习惯性违章要相互监督相互提醒相互制止。习惯性违章具有一定的传染性,一个人觉得别人违章作业了,没发生侥幸事故,管理人员也没逮住,个人也没被记“三违”,其他身边的同事就会效仿,久而久之,一般性违章就变成了“习惯性违章”。摒弃习惯性违章行为,需要群防群治、群策群力,发现习惯性违章行为,要抱着为企业、为个人、为同事高度负责的精神,相互监督、提醒、制止,人人看见习惯性违章就像看见过街老鼠一样,人人喊打,长此以往,习惯性违章就没有 “藏身之地”。
摒弃习惯性违章必须有自律意识。现在上级监督部门检查提倡“四不两直”,这样的检查方式也时刻提醒我们必须保持自律意识,保持“班班迎检,时时达标”的精神状态。早在落陵矿时就提倡“领导在与不在一个样,检查与不检查一个样”,这都是提倡干部职工要保持自律意识。有了高度的自律意识,就会自警自省自励,慎独慎微慎初,时时刻刻保持高度的警惕性,认识习惯性违章的危害性,自觉地避免习惯性违章行为。
摒弃习惯性违章必须克服怕麻烦图省事的思想。习惯性违章的人大都存在怕麻烦图省事的思想,怎么省时省力怎么干,不执行标准,不遵守规程。有的职工,甚至基层管理人员抱怨,规程、标准是框框,按规程、标准干不出“活”,严重制约产量、进尺。殊不知,规程、标准是根据多少血的经验教训摸索出来的规律、定制出来的条文,是保障施工安全的“行为准则”,是保护职工生命健康的“行为准则”。
摒弃习惯性违章行为必须克服侥幸心理。有的职工觉得自己有经验、懂技术,特别是一些新上任的班组长,在经验和技能上属于“一瓶子不满,半瓶子晃荡”的状态,觉得自己啥都懂、啥都会,盲目蛮干,麻皮大意,还得意自诩自己有干劲有闯劲,工作有魄力。还有一种“成熟的”习惯性违章者对安全操作规程较熟、操作技术较高,由于多次违章并没有发生事故,于是乎渐渐失去警惕性,放松了要求。俗话说的好,不怕一万,就怕万一,事故往往在自以为是、得意忘形的状态下光临,不仅害自己而且害了别人。说难听的话,习惯性违章就等于“慢性自杀”。
习惯性违章行为是长期养成的,具有普遍性、反复性和顽固性。一个沉重的教训就是处罚不严,失之于宽,管理上存在侥幸心理、同情心理,见惯了、看惯了、听惯了,听之任之,习以为常。事实证明,只有从严惩处,把预防习惯性违章工作做到每一个职工身上、每一个作业环节上,贯穿于现场生产的全过程,特别做好对薄弱人员和薄弱环节的盯防,该处罚时绝不手软,处罚的让习惯性违章者心痛并彻底醒悟,才有可能消除习惯性违章。
▇霄云煤矿 边恺
受理本司相关的咨询、意见、建议、投诉等事宜,请填写真实个人信息,以便于沟通联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