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6日上午,济宁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加快实施现代港航物流战略推动内河航运高质量发展动员大会。会议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交通强国、航运强国的重要指示要求,抢抓交通强国山东示范区、国家省级水网先导区建设重大机遇,认真落实《山东省加快内河航运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部署,动员全市各级各部门乘势而上,全面开启济宁现代港航物流发展新征程,举全市之力推动内河航运全面振兴,为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市建设提供强力支撑。
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林红玉出席会议并讲话,市委副书记、市长于永生主持,省交通运输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司家军,省水利厅副厅级干部赵振林,省派济宁“四进”工作总队队长赵存柱,市委副书记、济宁高新区党工委书记陈成华出席。
会议传达了《山东省加快内河航运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文件精神,印发任务分解方案,济宁能源发展集团、东宏管业、济宁碳素集团、微山县、梁山县、市交通运输局6个单位作了发言。
林红玉在讲话中指出,济宁因运河而兴,素有“运河之都”的美誉,发展现代港航经济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条件。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和省直部门的精心指导下,在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下,现代港航物流发展全面铺开摊子、强势开局起步,呈现出全面起势的状态,济宁内河航运优势快速集聚、后劲不断积蓄,正在由“量变”向“质变”加速转化。
林红玉强调,蓝图已经绘就,下步的关键就是抓推进抓落实,要突出抓好“六个强力推动”,在全省内河航运高质量发展中走在前、作示范。要突出一流标准、适度超前,强力推动港航基础能级大跃升,紧抓省级重大战略机遇,一体推动港口、航道、船闸提档升级。要突出互联互通、高效顺畅,强力推动现代多式联运体系构建,重点打造丰字型多式联运“大通道”、集疏运“新体系”、内河口岸“出海口”。要突出开放合作、扩量提质,强力推动现代港航物流贸易跨越发展,聚焦“港口+贸易”,强力“拓市场”“散改集”“建平台”。要突出绿色低碳、智慧赋能,强力推动现代航运绿色化智慧化转型。要突出双向赋能、互促互进,强力推动港产深度融合发展,全力突破临港特色产业、链式发展、招大引强,加快构建港口牵引、港产融合的现代港航经济体系。要突出运河特色、航运优势,强力推动现代港航城市品牌培育,加快擦亮新时代“运河之都”新名片。
司家军在讲话中指出,济宁要深刻认识大力发展内河航运的重大意义,进一步凝聚共识、抢抓机遇,在新一轮内河航运高质量发展中开新局、作示范。要突出重点,精准施策,聚力打造内河航运基础设施建设、港产融合、智慧绿色、服务品质“四个样板”。要加强统筹协调,强化要素保障,构建上下联动、齐抓共管大格局。
赵振林在讲话中指出,近年来,济宁市以争创省现代水网建设示范市为抓手,全面提升水安全保障能力,大力发展内河航运事业,现代水网综合效益持续提升。省水利厅将聚力“水网+交通运输”,统筹规划水利工程与内河航运工程,推进现有航道改造升级,做好防洪调水与航运用水保障,全力助推济宁内河航运高质量发展。
于永生在主持讲话时要求,各级各部门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主动扛牢重大使命、承担重大责任,聚焦任务目标,进一步抓实重点,加强协调配合,强化要素保障,齐心协力谱写济宁内河航运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下一步,济宁能源将贯彻新思想、锁定新目标,以“强港航、畅物流、兴产业”为使命,深化港贸协同、港产协同、港港协同、港船协同、港金协同和数字赋能,加快建设亿吨大港口,发展亿吨大物流,培育千亿元大产业,努力打造立足京杭运河、对接长三角、辐射“一带一路”、影响全国、联通世界的大宗商品供应链集成服务商和大宗商品交易中心,使现代港航物流真正成为引领济宁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的“新引擎”,济宁内河航运成为全省乃至全国内河航运的一大亮点。
会议分集中开会和现场观摩两个阶段进行,集中开会采取电视会议形式,市设主会场、各县市区设分会场;集中会议后,现场观摩了龙拱港。
综合济宁新闻网
受理本司相关的咨询、意见、建议、投诉等事宜,请填写真实个人信息,以便于沟通联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