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7日,济宁市召开“数说济宁看发展”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第5场。发布会由济宁市国资委党委书记、主任张华山,党委委员、副主任王世海,济宁能源党委书记、董事长张广宇,共同介绍国企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暨市管企业2023年上半年经济运行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当记者问到,近日,《山东省加快内河航运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关于支持内河航运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已经印发。其中明确提出,加快培育梁山、龙拱等龙头港口,把京杭运河(黄河以南山东段)打造成鲁西南高效对接长三角地区的黄金水道,为全面提升沿河城市竞争力提供强劲动力。济宁能源作为港航物流产业的运营主体,将如何抢抓这一黄金期,助力济宁经济高质量发展?
张广宇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说,省委、省政府出台了一系列针对性强、含金量高的惠企新政,给企业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新的动力。济宁能源将以更新的理念、更宽的视野、更高的起点,重新定位企业发展战略和目标,深度融入国家和省市发展战略,建设港航经济全产业链生态体系,努力打造立足济宁、领航运河、服务全国、联通世界的千亿级大宗物资供应链集成服务商。力争到2025年港口集疏量突破1亿吨,集装箱突破40万标箱,营收突破1000亿,进入中国企业300强。
一是畅通多式联运大通道。按照智慧化、绿色化、标准化、现代化建设要求,加快现有8家港口改扩建提档升级,强力推进梁山港、龙拱港、顺达港二期工程项目,打造高效协作、竞争有力的内河港口枢纽新标杆。完善多式联运骨干通道,加快推进梁山港、龙拱港、顺达港和济州港铁路专用线“进港区、进园区、进厂区”。畅通标准化大通道,加快梁济运河、跃进沟、龙拱河等干线和重要支流航道全面升级,建成干支衔接、区域成网的二级航道网,把济宁港打造成服务区域经济发展、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枢纽。
二是推动区域物流大合作。沿京杭运河、瓦日铁路、新菏兖日铁路、长江“丰”字型物流大通道,建立“矿、港、路、航、厂”一体化综合运输服务体系,大力发展建材、粮食、纸张、服装、汽车等货物的河江海联运。深化港港联动、港船联动,加快发展集装箱运输和新能源船舶运输,拓展集装箱航线、加密航线班次、定制精品路线,推动大宗货物公铁水多式联运,服务企业降本增效,打造中国北方内河航运中心。
三是构建供应链集成大平台。以贸易为引领,加快战投赋能、资本赋能、金融赋能和信息赋能,深化与央企省企、世界500强以及大型供应链企业的合作,深入融入晋陕蒙、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闽三角等区域经济发展,推动济宁港由内河港口向开放港口转变。加快融汇数易平台建设,培育数字贸易增长点,为上下游企业提供采购、销售、仓储、物流、融资分期等全流程供应链集成服务,重点发展为区域煤炭供应链、钢材供应链、建材供应链和农产品供应链“链主”,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协同发展。
四是促进临港产业大融合。精准绘制运河沿线“产业链图谱”,按照“一港一园区”模式,加快打造6个百亿园区,其中包括:①以煤炭物流、钢材物流、港航装备制造为主的梁山煤钢物流园区。②以粮食物流交易、钢材加工交易为主的济州港粮食产业园区,打造“运河第一粮仓”。③以临港加工、现代物流、保税仓储、综合商贸为主的龙拱港集装箱示范园区,打造内河集装箱多式联运示范港口。④以煤炭、件杂货、汽车交易、物流配送为主的顺达港综合物流园区。⑤以新能源船舶制造、钢材物流、建材物流为主的太平港船舶工业园区,建设全国第一个绿色化、智能化、标准化内河新能源船舶制造基地。⑥以煤炭物流、钢材物流、铁矿石物流、建材物流为主的微山港大宗商品物流园区,辐射淮海经济区产业发展。
山东广播电视台、齐鲁晚报、鲁网等10余家新闻媒体记者参加发布会。
济宁能源融媒体中心
受理本司相关的咨询、意见、建议、投诉等事宜,请填写真实个人信息,以便于沟通联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