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文化遗存现今的模样㊹】
日月经天,江河行地。万古奔腾于赤县神州的一条条大江大河,似如椽巨笔写下华夏璀璨文明。其中,一条长达3200公里的河流格外与众不同。它,便是“经纬中国、运通华夏”,滋养出无数繁华盛景的大运河。
它由人工开凿,勾连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流经京津冀鲁苏浙豫皖八大省市……
中国大运河涵括京杭大运河、隋唐大运河、浙东运河三部分,是世界上开凿最早、里程最长、规模最大、使用时间最久的运河。它的历史,至少可以追溯到春秋时代,历经千百年接续完成。公元前486年,吴王夫差为争霸中原,以水路沟通江淮,始修邗沟,成为今日大运河之肇始。其后,经历各个朝代疏浚、修整和拓展,特别是隋炀帝开凿通济渠、永济渠,以洛阳为中心,连通江南和涿郡,元世祖穷十余年之功,开通济州河、会通河、通惠河,终令大运河实现南北贯通。明清两代,则专设机构掌管运河漕运和水利。
这条曾经“舳舻相衔,千里不绝”的黄金水道,带来了运输便利,促进了农业发展、商业繁荣,深刻影响了古代中国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样貌。
清末,因战乱,运河维护不足致使河道淤塞,加之新兴运输方式的出现,大运河渐渐衰落了,至新中国成立前,许多河段已失去了航运的基本功能……
沉寂了一百多年后,今天的大运河,重又元气满满。这不,癸卯新春过后,京杭大运河便喜报频传:3月,北京通州大运河观光游船开启今春首航;4月,京杭大运河断流百余年后第二次全线通水,再现“一脉澄碧通南北”的壮美景象;几乎同时,位于北京昌平的大运河源头遗址公园开放,元代水利学家郭守敬引白浮泉水以济漕运、终使京杭大运河全线建成的故事被更多人知晓……
暖春时节,记者从北京通州奥体公园二号码头登船,探访今日运河模样。
眼前绿波悠悠、浩渺无垠,两岸烟柳葱茏、莺啼燕舞。恍然间,似乎此行可直下千里,奔赴运河最南端的秀美杭州……不禁想起今年2月间的一则新闻:两个小伙看到京杭大运河全线通水的消息,做了一个决定:沿运河从杭州划船去北京!两人真的付诸行动,可还没出杭州便被“劝返”——运河主航道仅供货船、水上巴士通行,况且,“全线通水”尚不等于“全线通航”。虽“壮志未酬”,但他们的青春豪气与运河情结已被传为佳话。
是啊,有多少人,有着和他们同样的梦,梦里轻漾着运河的桨声灯影、水榭楼台……
“因‘运’而兴的大城小市数不胜数。就拿通州来说,历来是漕粮转运的重要码头,朝鲜使臣朴趾源曾惊叹:‘舟楫之盛,可敌长城之雄!’”与记者同行的北京联合大学北京学研究所教授陈喜波的一番话,将记者从畅想中拉回,“更不用说,‘风物雄丽为东南之冠’的苏州,城中‘有四百十四行’的杭州……”
的确如此。千百年来,《乾隆南巡图》《运河揽胜图》《清明上河图》《姑苏繁华图》……一幅幅丹青妙笔将运河风姿绘于纸上;南来北往的文人墨客,更是一遍遍将它写进诗行,其中,有“春风十里扬州路”的欢快,亦有“一船明月过沧州”的清朗,有“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的豪迈,亦不乏“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的婉约……
历代先民的智慧与气魄,在华夏大地上定格为气吞虹霓的水利奇观、演绎出风云变幻的经济奇景,也凝铸出彪炳史册的文化奇迹!
“大运河是航运的生命线,也是国运兴衰的晴雨表。新中国成立后,对运河进行过多次治理。进入新世纪,‘京杭大运河的价值和风貌千万不能在我们这一代人手中断流!’这样的共识在不断凝聚。2005年,郑孝燮、罗哲文、朱炳仁等著名学者联名致信18个运河城市市长,2006年,58位全国政协委员联名提案,大家一致呼吁加快京杭大运河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陈喜波细细道来。
这样的呼吁得到了高度重视。2014年,中国大运河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2017年,大运河文化带战略构想首次提出;2019年,《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规划纲要》《长城、大运河、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方案》发布实施……
以水为墨,再获新生的大运河又一次在神州大地勾画出生机勃发的写意画卷!
这里,有千里通波、万帆竞渡的航运新图景——
夜幕四合,满载72个集装箱的“济宁润杨集003”号货船缓缓离开山东济宁龙拱港,向着徐州进发。船长杨永军稳稳转动船舵:“这些年,在运河上开的船越来越大,从载重不到100吨,到百吨、千吨,现在足足2000吨!航程也越来越远喽……”
这变化背后,是济宁为“通江达海梦”而付出的努力:整治改造运河河道、南水北调东线补水、提档升级基础设施、将龙拱港建成全国内河首个全流程自动化集装箱港口……今天,大运河济宁至杭州段的内河航运能力已仅次于长江,“江上帆樯万斛来”的繁忙景象回来了!
这里,有水清岸绿、鸥鹭翔集的生态新美景——
来到北京城市副中心的北运河北关分洪枢纽,温榆河、通惠河、小中河、运潮减河、北运河“五河交汇”的美景尽收眼底。
“以前,这是条‘黑臭河’。蛤蟆跳水里,都得憋口气!”忆及过去,从小在运河边长大的北京市北运河管理处教授级高工白文荣苦笑道。
近年来,治污、植绿、清理违建,打出运河治理“组合拳”;雨水、再生水、生态补水,让运河重新清波荡漾……“现如今,这儿是绿色生态带,有水生植物30多种、鸟儿200多种,卷羽鹈鹕、黑鹳等‘稀客’都变得常见了。”白文荣自豪地说。
这里,有文脉绵延、熠熠重光的文化新胜景——
一桥飞渡,长虹卧波。位于京杭大运河最南端的拱宸桥,唤起了杭州人最深沉的运河记忆。桥东岸,运河文化广场上游人如织,精美浮雕诉说着旖旎瑰丽的运河故事;桥西岸,“大运河新三馆”——大运河紫檀博物馆、大运河数字文献馆、大运河数字影像馆,以信息化手段全景还原大河前世今生……
“我半辈子都在画运河,总觉得画不够。这里给了我无限灵感。坐在窗边看河水流逝,站在桥上望来往船只,都似乎能触摸到历史的温热。”民俗风情画家吴理人说得动情。
一水相连,串珠成链。北京,精心打造大运河文化带,82公里沿线,古闸、古桥、古建筑星罗棋布;扬州,处处闪耀运河元素,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10个遗产点、6段河道熠熠生辉;苏州,重塑“运河十景”,将姑苏繁华写在碧水之畔……
这条历经千年沧桑的生命之河、丰饶之河、文化之河,依然奔流不止、生生不息……在广袤的大地上,也在人们的心海里!
来源丨光明日报 记者丨方莉 苏雁 张景华 陆健
受理本司相关的咨询、意见、建议、投诉等事宜,请填写真实个人信息,以便于沟通联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