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力推进质量标准化创建工作 构建矿井安全生产管理新局面
—— 运河煤矿新安全质量标准化创建活动侧记
郭长龙
近期,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会同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出台了新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规定,制订下发了《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考核评级办法(试行)》和《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基本要求及评分办法(试行)》,将于5月1日起实施。
新的标准化在继承以往质量标准化工作的基础上,增加了新内容,赋予了新内涵,考核覆盖面更广泛,专业分工更细致,要求更严格,内容由原来的7个专业增加到11个专业,新增加职业卫生、应急救援、调度、地面设施4个专业,涵盖了采掘机运通矿井安全生产的方方面面,特别是新增加了地面设施的办公场所、两堂一舍、工业广场、设备材料库、煤炭储存设施、节能环保设施等新内容,是以往质量标准化内容所没有的,新增加的内容也将是下一步上级部门检查的重点。
针对国家局下发的新标准、新规定,省煤炭局、市煤炭局及集团公司分别进行了转发,并提出了明确要求,该矿矿长马金平对新标准化的创建工作高度重视,多次在会议上作出重点强调,明确要求严格按照新标准开展矿井安全质量标准化创建工作,安全副矿长詹召伟亲自主抓标准化创建工作,就新标准化的制度制定、专业分组、强化学习、宣贯落实、实施方案等工作重点跟踪指导。
统筹规划 ,分步实施。 3月4日,根据市煤炭局要求,结合矿井工作实际,该矿制定出台了《运河煤矿2013年度矿井安全质量标准化达标规划》,该《规划》就运河煤矿2013年的安全质量标准化活动开展工作做出了总体规划,提出了以持续推进矿井安全质量标准化创建活动向纵深方向发展,确保矿井安全质量标准化稳中有升,顺利实现一级安全质量标准化煤矿为奋斗目标。《规划》就矿井全年的安全质量标准化推进工作科学部署,统一安排,分步施行,全年的标准化创建工作划分了三个阶段实施,3-4月份为编制规划,制定措施及实施方案的宣传发动阶段;5-11月份为新标准的具体实施阶段;12月份为年度质量标准化总结评比阶段。
出台制度, 强化领导。 3月15日,根据新标准要求,结合矿井实际,该矿制订出台了《2013年度安全质量标准化实施办法》。《办法》明确要求,为确保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卓有成效地开展,成立了以矿长、党委书记任组长,分管副矿长及各专业副总任副组长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通风、地测防治水、采煤、掘进、机电、运输、安全管理、职业卫生、应急救援、调度、地面设施等十一个专业小组,配齐配足了专业人员,进一步健全了组织、验收、考核制度,明确了各部门对质量标准化建设的组织、管理、检查、考核责任。同时,对新增加的职业卫生、应急救援、调度、地面设施四个专业着重进行了强调,确保安全质量标准化覆盖全矿井,各个专业均衡发展。
明确分工 ,落实责任。3月28日,矿召集十一个专业小组的分管人员召开了安全质量标准化推进会,会议认真学习了新标准化的考核标准,明确了专业分工,落实了具体责任,就下一步该矿的安全质量标准化创建工作做出了统一部署。会议同时指出,根据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建立信息管理系统的要求,2013年底将实现矿与国家安监局质量标准化网络系统对接,各专业信息录入人员要认真学习录入方法,确保录入信息正确性、准确性、及时性。4月8日前各专业小组根据会议要求分别召开专业小组会议,组织小组成员学习了新标准,对本专业个别不符合标准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并形成了会议纪要交矿安全部门备案。
强化推行 ,贯彻落实。4月4日,该矿召开了质量标准化各专业信息录入人员会议,传达了4月2日省煤炭局举办学习班的内容,向大家详细介绍了信息录入内容、注意事项、方法技巧,同时提出,所录入系统的信息一定要事先经过单位负责人审核检查,确保录入信息正确性、准确性。4月8日,根据集团公司下发的《济宁矿业集团有限公司关于开展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的意见》(济矿发【2013】44号)要求,矿召集各单位技术人员召开了会议,会议就集团公司提出由矿统一设计,制作“安全质量标准化达标牌板”的要求做了详细说明,要求各单位技术人员本着“便于指导作业人员按标准施工,便于管理人员监督检查”的原则制定各岗位“安全质量标准化达标牌板”内容。4月10日,该矿组织开展了国家新安全质量标准化出台后的第一次安全质量标准化检查。4月13日,矿召集各专业组副组长就本专业试运行期间与新规定不统一的地方再次召开会议,研究解决方案。
近期,根据安全办公会要求,该矿出台了安全质量标准化强制推行措施,计划举行新安全质量标准化知识考试,确保全矿干部职工“人人学标准、人人掌握标准、人人按标准操作”,促进安全质量标准化创建工作稳步推进。
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是煤矿企业的基础工程、生命工程和效益工程,是构建煤矿安全生产长效机制的重要措施,是煤矿安全生产管理、技术管理的重要基础工作,是实现文明生产、安全生产的前提。运河煤矿将以新的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为总抓手,全力推进安全质量标准化创建工作,构建矿井安全生产管理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