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月前,当我第一次踏入融汇物产集团的办公大楼,望着墙上悬挂的一幅幅京杭大运河实景照片,那时的我还无法想象,这条承载着千年文明的黄金水道,将很快成为我职业成长的见证者。作为一名校招新人,在多式联运操作岗位上的几十个日夜,让我对物流行业、对济宁能源的“大物贸引领” 战略,有了从理论到实践的深刻认知。
初入中交润杨时,“多式联运” 对我而言只是课本上的概念,直到第一次独立完成订舱操作,我才恍然大悟。那天,我需要为太阳纸业的一批货物规划从山东到广东的运输路线,同事们手把手教我通过船讯网查询实时船期,还陪着我逐一梳理内河航运的运价体系与成本构成,反复核对成本明细与时效周期。当我们综合测算后确定的 “公水” 联运方案,最终为客户节省了大量物流成本时,我第一次真切感受到 “上控资源、中联物流、下拓市场” 战略的实际意义。
工作中最具挑战的莫过于货物动态跟踪,这也让我读懂了中交润杨“以客户为核心,以服务为核心” 的分量。记得一批发往江西的集装箱在太仓中转港停滞,始终没有卸货进展。我急忙找出港口调度电话,对方称当日到港货物量大、泊位资源紧张,需等上一批货物卸货后再进行安排。挂掉电话,我立刻告知客户情况并承诺同步进展;之后的半天里,我每半小时联系调度确认一次,傍晚终于收到 “开始转运” 的消息,赶紧将截图发给客户。客户回了句 “好的”,虽只有两个字,却让我心中的焦虑瞬间消散,格外踏实。同事后来跟我说:“这批货客户急用,晚到一天可能就得停工,咱们多操心,就是帮客户减少损失。” 这话让我懂得,“一站式服务” 不只是走流程,更是把责任扛在肩上 —— 哪怕只是多一通确认电话。
中交润杨“以服务成就品牌,为企业创造未来” 的企业使命,在日常工作中处处可感。部门推行的 “师带徒” 培养机制,让我得以快速成长,前辈们将多年积累的 “门到门” 运输经验倾囊相授;每周的业务交流会,更让我了解到梁山港的河江海联运航线如何将金乡大蒜送出国门,也知道了龙拱港的全流程自动化码头如何实现能耗降低 40% 的绿色奇迹。当看到自己参与操作的货物,通过 “一单制” 电子运单顺利实现全程无缝衔接时,我真切体会到,“为客户创造价值” 不是口号,而是融入每个操作环节的追求。
在整理部门月度多式联运业务数据时,我更清晰地看到个人工作与公司战略的紧密联系:我们每天操作的集装箱,正通过26 条航线连接全国 152 个城市;我们监控的每一票货物,都在为构建 “通江达海、连接全国” 的物流网络添砖加瓦。当了解到济宁能源旗下港口年吞吐量已超 9500 万吨,集装箱吞吐量连续多年稳居全省内河首位时,我为自己能成为这个优秀团队的一员而倍感自豪。
两个月的时光,让我从物流行业的青涩新人,成长为能独立处理多式联运业务的操作员。未来,我将继续以济宁能源“为社会作贡献,为企业求发展,为员工谋幸福” 的核心价值观为指引,践行中交润杨 “勇担重任,奋楫争先” 的企业精神,在平凡的岗位上用心把每一次操作都做到极致,与中交润杨同频,与济宁能源共成长,让青春在运河岸边的物流事业奋斗中绽放光彩。
文/图丨融汇物产供稿
受理本司相关的咨询、意见、建议、投诉等事宜,请填写真实个人信息,以便于沟通联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