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集团要闻

集团要闻

物产天下  联通世界

20多名济宁文化名家走进济宁能源,感受现代港航物流产业蓬勃动力

2023-03-11 责任编辑:管理员

三月沐阳,春暖花开。3月10日,济宁能源“现代港航物流产业开放日”活动顺利举办,20余名济宁文化名家集体走进济宁能源权属港口和相关港航物流企业,感受济宁港航跨越发展的蓬勃动力。当日下午,济宁能源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闵维为大家作了题为《未来从这里启航》的主题演讲,让文化名家们从更深层次感受济宁港航的美好蓝图。

走进港口一线,发现挖掘鲜活素材

“这里是跃进港,下一步要打造成营收规模超百亿的临港园区。”“这里是梁山港,地处京杭大运河通航的最北端,无中生有的梁山港已经成为国家级多式联运示范工程,去年,这里的集疏港量达到了1800万吨。”“这里是曙岳港航装备产业园,由这里制造的‘济宁港航’集装箱,已经在大运河上掀起‘橙色风暴’。”“龙拱港的自动化先进程度,已经领先整个江北内河了。”

image.png

当日,济宁文化名家接连走进跃进港、梁山港、金属材料公司、曙岳港航装备产业园及龙拱港,感受千年大运河所焕发出的崭新活力,领略济宁现代港航物流产业所释放出的勃勃生机。

在参观的过程中,文化名家们也不时为港口的文化建设和传统文化呈现提出宝贵建议,让企业感觉受益匪浅。“专家们提出的一些建议,都非常具有操作性,有助于梁山港运河文化园的提档升级。“梁山港党群工作部主任边恺说。

“济宁港航的发展真是突飞猛进,这些港口中蕴藏着大量可歌可泣的人物和故事,作为济宁的文化界的一员,我们应该把笔触朝向港航产业,不断走进港口一线,挖掘鲜活的素材,讲述充满激情的故事。”济宁著名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杨义堂说。

为坚守而感动,让文化为产业聚力赋能

在下午的主题演讲中,闵维谈到,煤炭资源终有枯竭的一天,但是一个企业和一座城市都需要可持续发展,按照“依靠煤、发展煤、延伸煤”的发展思路,济宁能源抢抓机遇,开始从“一煤独大”转向“通江达海”,发展起了港航物流产业。在这个过程中,济宁能源锚定的目标是“建设亿吨大港口,发展亿吨大物流,培育千亿大产业”,助力城市实现转型升级。

image.png

“听了闵维副书记的演讲,我们被深深地打动了,这就是一个新时代愚公移山的故事,充满了坚持和力量。”济宁市曲艺家协会主席刘勇说,他们一定要深入港口一线挖掘素材,创作出脍炙人口的文艺作品。

“坚持传承历史文脉、讲好运河故事、贴近群众需求,我们就一定能让大运河的故事在新时代不断焕发新光彩。”济宁市著名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汪林谈到,一条京杭大运河联通南北,既是一条畅通物流的主干线,也是一条文化交融的大通道,希望有更多的精彩故事沿着运河越讲越远。

释放产业活力,打造“文化两创”强引擎。济宁市委宣传部四级调研员、文艺科科长种滨认为,这既是一次济宁文化名家产业采风活动,也是一次效果很好的“文化两创“进企业活动,让文化为产业聚力赋能,让文艺从产业中汲取养分,从而创作出更多鲜活的文艺作品,为济宁现代港航物流产业高质量发展贡献文艺力量。

image.png

本次活动由济宁市委宣传部指导,济宁市文化交流协会、济宁能源发展集团主办。周长征、崔悦亮、齐开义、刘培露、王德亮、汪林、杨义堂、李飚、周波等20余名济宁文化名家参加活动。

多式联运通江达海,辐射全国

据了解,济宁自古为“水陆交汇、南北冲要之区”,素有“运河之都”美誉,是目前运河通航最北端枢纽城市。

济宁第十四次党代会提出把强力突破现代港航物流战略作为全市“九大战略”之一,更大格局建设山东对内陆和国际开放的桥头堡,公、铁、水多式联运通江达海、辐射全国、联通世界。

image.png

目前,梁山港已建成国家多式联运示范工程、国家和省级煤炭应急储备基地;龙拱港被列为江北内河集装箱运输示范港;与宁德时代合作的新能源船舶制造基地正加速建设,年底前实现投产造船。

通过打通物流链、构建供应链、服务产业链,济宁港航已形成了“矿、路、港、贸、船、产、建、融”为一体的全产业链发展模式,推动济宁港由装卸港向贸易港、物流港转型。2022年实现港口集疏量3560万吨,货物运输量1280万吨,集装箱运营3.8万标箱。

文丨马辉 /视频丨臧盛博 刘哲

咨询留言

受理本司相关的咨询、意见、建议、投诉等事宜,请填写真实个人信息,以便于沟通联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