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义桥煤矿强化基层基础管理,不断健全完善“三大员”管理体系和考核机制,深入推进标准化建设向纵深发展,通过定机构、明职责、建制度、细标准、严考核,全面提高劳动工效、工程质量、设备管理水平,助推企业基础管理上水平。
发挥定额管理经济杠杆作用。该矿配备专职定额员,设置定额管理办公室,明确定额管理组织架构、考核标准等,制定从安全生产、工艺优化、设备完好、条件创造、劳动组织、标准明确六个方面要工效的实施办法。规范验收管理,由原来的一月一验收,调整为一周一验,或根据生产任务、零星工程性质一天一验,也可由区队主动申请,随干随验,确保验收更加科学合理。9-11月份,累计验收120余次,形成定额结算单90余张;规范填写管理台账,从生产计划下达、生产过程监督到生产竣工验收结算,建立《区队验收管理台账》《工程派工管理台账》等13项台账,台账实行一区一橱管理。完善考核办法,打破以往工时*人工单价=计件工资总额的传统分配模式,改为以“工效定工资”,根据定额完成率和工效决定工资,每月对各工区劳动定额工效进行排名,工效越高计件工资总额越高。定额管理由原来“算定额”向“管定额”转变,提高职工工作积极性,采煤、掘进工效分别提高提升22.3%和7.7%。
验收员实行双重管理和考核。该矿制定印发《工程质量验收管理体系和验收员管理考核办法》,从验收员准入条件、岗位职责、工作标准、管理考核办法等方面做出详细规定。验收员实行区队和生产科双重管理、双项考核;推行区队验收员工资分配改革;对成绩突出的验收员进行选拔培养,排名靠后的末位淘汰,不断提升验收员素质。每月召开验收员专题会,通报验收管理中的典型问题,交流好的做法,提升验收员业务素质。严抓现场验收,加强生产工序监督,从打眼支护、综掘截割、拉移架等,细化操作流程、规范操作标准;加强劳动组织监督,从生产环节、生产流程、生产循环控制,到平行作业优化进行认真监督。工程质量监督方面,从工程质量到交接班质量,严格监督,提高生产正规循环率。通过推进验收员严考核、严管理,班组生产正规循环率明显提升,掘进月度平均正规循环率由83%提升至90%,工程质量也得到较大提高。
加强设备管理体系建设。建立设备管理员分级管控工作体系,树立“人人都是设备管理员”的工作理念,明确设备管理员工作标准、岗位职责,完善设备管理标准、制度及考核办法。完善设备管理台账,对井上下设备进行大统计、大排查、大分类,制作设备唯一性编号标识,全部录入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平台,通过全生命周期软件对设备全面跟踪、动态管控,实现领用、周转、交接、报废等全生命、全过程管理。推行设备市场化管理模式,制定《机电设备租赁管理规定》,根据设备使用情况进行超期收费和损坏收费考核,10、11月份签订租赁合同40余份,租赁设备300余台,并在机电维修厂逐步推行有偿加工、有偿维修管理方式。推行智能化、信息化管理模式,在机电档案柜张贴二维码,实行档案资料电子化管理;全面取消纸质领用单据,领料、下料在APP上操作,让数据“多跑路”,让职工“少跑腿”。通过设备管理员持续努力,设备库存率下降1.4%,待修率下降1.38%,完好率上升5.24%。
文/图丨杨飞(义桥煤矿)